呵护善行
在公共汽车上,看到一个13-4岁的少年,见一位老人上车无座位,立即起身让出自己的位子,并扶老人坐下,老人笑着拍拍他的肩:“谢谢你,你真是一个好孩子。”又一次是个年轻姑娘,主动给一位抱着幼儿的妇女让座,妇女高兴地大声对孩子说:“快谢谢姐姐,长大了你也要学姐姐的好样哦!”
每当看到这类情景,心里总不免涌起一阵兴奋,一种感动。少年与姑娘为老人、儿童让座,本是抬腿之劳的一桩小事,可它绝对是一份爱心,一次善行。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吾幼以及人之幼。”不是古代圣贤的追求和期望吗?不也是现如今提倡公共道德,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吗?它不禁使人想到,而今我们中华民族不仅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大步前进,富强振兴;在精神道德上也在大力弘扬,飞跃提升!
使我为之心动的还有一点,就是对这种爱心、善行的呵护与回应。老人与妇女的一句简单的感谢话,无疑是对这种爱心、善行的赞许与鼓励,它与那些对待弱者冷眼旁观无动于衷的冷漠心态,和那些得了别人帮助却默然受之,懒于回应的麻木状况,存在着很大的区别。对细微善行的称道与夸赞,无疑可以使之传播蔓延,形成风气,使爱心善行常存人心,散布于全社会。
前不久,在报上看到河北邯郸市公交公司,决定给在公车上让座的人以奖励;贵阳市团委宣布,要对青少年在公车上让座的行为,给与表彰和宣扬,并帮助当事人实现一个小小的愿望。还有别的地方也在起而仿效。这应该说是件好事,是对爱心善行的一种鼓励与提倡,没想到竟还引起了一番争议,叫好的自然不少,但也有质疑的声音。凡事有些不同的看法也可理解,道理越辨越明嘛。但我以为,凡有利于传统道德的发扬,社会公德的提倡,促进互爱,推动和谐的爱心善行,都是应该予以大力赞美、宣扬和奖励的!
尊老爱幼,帮困扶危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而这种美德往往体现在身边的、日常的“小事”上。故古人倡言:“莫以善小而不为”,因为恰恰是这些“小事”,很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,甚至影响到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。近日在重庆就有件与前述善行相反的“小事”,引起了人们的关注。有位60多岁的老人,夜里突发重病,需到医院急诊,当家属护送他上了一辆出租车,竟被几个所谓“先招手”的青年硬赶下车,任家属苦苦哀求亦不通融。医生说此种疾病如果延误抢救,是会有生命危险的。明知别人有危难也不予体谅,帮助,而且是并不费力费事的帮助,此种心态和行为受到人们的批评、谴责,也是理所当然的。
推动公德建设,促进社会和谐,是需要每个公民贡献力量的,“送人玫瑰,手留余香”,“助人者人亦助之”,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朋友,从身边小事做起,从扶老携幼,车上让座做起,让爱心、善行处处闪光;也更希望每一份爱心、每一次善行,都能得到衷心的赞美与呵护!
浩 茫